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
“村里在籌劃擴建‘烏金豬’養殖規模,進一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,帶動村民增產增收?!?月的陽光,灑在海拔三千多米的涼山州喜德縣光明鎮阿吼村土地上,也落在駐村第一書記王小兵等人的臉上。此刻,他們的眉頭時而緊皺時而又舒展,言語之間都是關于村子的產業擴展。
這樣的生活,王小兵已經習慣了6年。這6年間,這位國網涼山供電公司喜德縣供電分公司員工,身份轉換為阿吼村駐村第一書記,在他的帶領下,以及各方的支援下,阿吼村走出了高寒山區脫貧解困發展新路子。在2017年實現了整村脫貧,脫貧戶人均年收入從2015年的1500元增長到2021年的11965元。同時,由他總結的“334”精準幫扶模式,還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全國企業精準扶貧典型案例。
如今,從全面脫貧到鄉村振興,王小兵和阿吼村人又一起規劃著更大的發展藍圖,“在鄉村振興之路上,我們的腳步越邁越堅定,我們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闊?!?/p>
跑遍家家戶戶
帶領村民走出脫貧路
“阿吼村屬于高寒彝族聚居山區。初到這里時,我暗暗立下扶貧‘愚公志’,發誓要帶領阿吼村擺脫貧困,奔向小康?!被貞浧饎偟桨⒑鸫宓膱鼍?,王小兵仍記憶猶新。
作為駐村第一書記,王小兵剛來便開始走村入戶,摸底排查,了解村情民意。從溝壑爬到山頂,又從山頂下到溝壑,他不是在走訪的路上,就是在村民家里訪談。很快,他便和村民都互相熟悉了。
熟悉之后,他也發現當時不少村民觀念落后,要引導發展產業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王小兵說,要發展特色養殖業,起初村民們擔心風險和收益問題,不愿參加;發展集約化種植業,需要流轉土地,也曾遭到過反對,“我帶著村干部挨家挨戶作宣傳,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,甚至曾7次到同一戶村民家中做工作。最終,阿吼村的產業體系實現‘破冰’,成功構建了起來?!?/p>
為了激發貧困村民內生動力,他將企業競爭激勵機制引入產業發展中,組織村民開展勞動競賽,按照各種生產指標對合作社成員進行排名,對名次靠前的村民予以生產資料和現金獎勵,形成了村民積極參與種養殖業的良性循環。2018年底,阿吼村合作社銷售盈利60余萬元。2019年元宵,阿吼村合作社實現第一次分紅,非貧困戶人均分到860元,貧困戶人均分到了1450元。
走在鄉村振興路上
“要給村里留下可持續的產業”
在王小兵的帶領下,以及各方支持下,阿吼村“麗火助農微店銷售平臺”上線,完成了川貝母粉、百合干片、閹雞、蜂蜜等農特產品品牌標識及包裝上線。2020年1月8日,第二屆阿吼村農特產品交易大會在西昌市拉開帷幕,許多市民紛紛趕來購買阿吼村的生態農產品。而由阿吼村探索出的村級農產品交易會模式,如今已在涼山遍地開花。
如今,站在鄉村振興的新起點,王小兵和村民們都更有干勁和信心。從去年開始,阿吼村結合脫貧攻堅成效實際,擴種百合項目,同時引進“烏金豬”“烏洋芋”,走上產業化發展的路子,“今年我們還要擴建‘烏金豬’圈舍和養殖規模,落地‘種養一體化’項目,發展壯大集體經濟,帶動老百姓可持續增收?!?/p>
據了解,駐村六年,王小兵先后榮獲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精準扶貧帶頭人、四川省優秀第一書記、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、2019年度感動四川十大人物,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模、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。
對于未來,王小兵說,阿吼村人正在著手規劃著阿吼村未來的產業發展藍圖,“在鄉村振興之路上,我們的腳步越邁越堅定,我們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闊?!?/p>
【如果您有新聞線索,歡迎向我們報料,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。報料微信關注:ihxdsb,報料QQ:3386405712】
評論 4
fm2149380 2022-11-17
產業振興是關鍵
fm2148493 2022-11-14
學習致敬!
丹山鎮新盟村駐村隊員劉榮成 2022-11-03
認真學習